- 共:1390条
通知公告
-
日前,中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在《求是》刊发题为《坚定推动民营经济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的署名文章。文章提出,全力以赴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支持更多民间资本投资铁路、核电、水利、公共服务等领域重大项目。继续支持民营企业股票发行上市、再融资和债券融资。加快组建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文章明确,不断优化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实施好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扎实开展市场准入效能评估,深入推进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推动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全面落实公平竞争政策制度,强化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监管执法。推动修订招标投标法,深入治理招标投标领域突出问题,积极推广远程异地评标、“双盲”评审等创新做法,推进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减少人为干预,加强对中标结果的公平性审查。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持续推进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向经营主体公平开放,支持民营企业在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投资布局,支持更多民间资本投资铁路、核电、水利、公共服务等领域重大项目。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新机制,积极支持更多符合条件的民间投资项目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持续深化投贷联动合作。引导民营企业更好参与“两重”建设和“两新”工作。加大民营经济发展要素支持。加快建立民营企业信用状况综合评价体系,健全全国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网络,不断增强“信易贷”质效。发挥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作用,加大对小微民营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继续支持民营企业股票发行上市、再融资和债券融资。加快组建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建立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机制,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有能力的民营企业牵头承担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任务,平等使用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产业共性技术平台。深入实施“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完善促进数据要素高效配置与流动“软环境”,支持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数据要素型企业做优做强。强化人才支撑,畅通人才向民营企业流动渠道,深入开展民营企业员工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持续拓宽民营企业专业技术人才职称申报渠道。依法?;っ裼笠岛兔裼笠导液戏ㄈㄒ?。全面实施民营经济促进法,做好法律的宣传、贯彻和配套制度建设等工作,加快形成以民营经济促进法为基础、相关法律法规规章为支撑的法律制度体系。深入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研究制定行政执法监督条例,加大涉企执法问题查纠整改力度,规范跨地域涉企刑事案件办理,坚决防止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强化涉企收费长效监管,加大对违规收费的治理力度,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全面实施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用好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等政策,建立拖欠企业账款领域信用监管机制,强化失信惩戒,下大力气解决拖欠民营企业账款问题。建立高效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加强对民营企业原始创新的保护,依法惩处侵犯商标权、专利权等违法行为和侵犯商业秘密、仿冒混淆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专栏2025-08-21 -
国家消防救援局 公安部 市场监管总局 关于印发《消防产品质量安全全链条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 消防〔2025〕3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消防救援总队、公安厅(局)、市场监管局(厅、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公安局、市场监管局: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消防救援工作和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决防范化解消防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固化完善消防产品质量安全“一件事”全链条监管机制,国家消防救援局、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制定了《消防产品质量安全全链条整治工作方案》,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蚁谰仍? ? 公安部? ?市场监管总局 2025年7月11日 消防产品质量安全全链条整治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消防产品质量安全突出问题深入开展系统整治,严惩违法犯罪行为,构建完善全链条监管长效机制,规范市场秩序,优化营商环境,维护社会公共安全,提升消防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凑沾朔桨傅淖芴灏才牛鞯赜?月统一部署整治工作,营造声势;7月至11月督促各方自查自纠,全面开展整治,严打违法犯罪行为;11月至12月,纵深推进整治,固化完善全链条监管长效机制,梳理总结典型经验和创新做法。 二、整治重点 重点产品。手提式灭火器、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洒水喷头、防火门、防火玻璃、防火卷帘、灭火毯、可燃气体探测器、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消防应急照明灯具、消防泵组、七氟丙烷气体灭火设备(气体灭火剂瓶组)、阻燃电缆、耐火电缆、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防火涂料、泡沫灭火剂、消防水带、消防接口及微型消防站配备的消防救援装备类产品等。各地可结合当地消防产品质量状况,确定重点产品类别?! ≈氐懔煊颉I煊蛭氐悴返牟稻奂?;流通领域为重点产品的销售集中区和网络交易平台;使用领域为人员密集场所;认证检验领域为自愿性产品认证机构、获得相关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各地可因地制宜确定其他重点领域?! ∪?、主要任务 (一)压实各方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全面开展自查自纠。督促消防产品生产销售企业、使用单位、认证检验机构和灭火器维修企业对照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要求,及时发现并整改消防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主动建立消防产品质量安全常态化自查自纠制度?! 。ǘ┘忧可魍ㄊ褂昧煊蛑氐慵喙堋! ?.落实生产领域管控措施。重点监管近年来各级市场监管部门、消防部门质量监督抽查中多次被检出生产不合格消防产品的企业,督促其健全质量管理制度,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将生产领域质量监督检查发现的不合格消防产品信息通报消防部门,对于符合《消费品召回管理暂行规定》调整范围的产品,督促企业召回缺陷产品,主动消除安全隐患?! ?.规范流通领域经营行为。强化大型批发市场、销售网点集中区域,网络交易平台和平台内经营主体的监管力度。对流通领域质量监督抽查发现的不合格消防产品,责令企业停止销售同一产品、及时整改,并将有关信息通报消防部门,在使用领域跟踪检查。建立健全网络交易平台常态化监管制度,引导平台企业加强合规建设、强化自我管理?! ?.强化使用领域质量监管。重点关注监督检查和质量监督抽查中合格率较低、其他部门通报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社会公众投诉举报较多的消防产品,结合发现的违法违规企业和机构情况,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开展溯源核查。对造成人员死亡和重大社会影响的火灾开展火灾延伸调查时,及时查清消防产品质量问题,查实生产、销售、使用单位和认证检验机构的主体责任。 ?。ㄈ┕娣度现ぜ煅榛勾右敌形?。 5.加强认证和检验机构监督检查。重点检查自愿性认证机构虚假认证,超范围认证,减少遗漏认证程序,编造虚假、失实文件记录,伪造、冒用、买卖认证证书和标志等违法违规行为。重点检查消防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出具虚假、不实报告,超出资质规定的能力范围开展检验检测活动等违法违规行为?! ?.提升认证和检验机构工作质量。督促指导消防产品认证机构严格按照认证基本规范、认证规则从事认证活动,加大对其认证的消防产品质量状况实施有效跟踪调查和监督检查。督促指导消防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强化检验工作的公正性、合规性,鼓励机构通过公开检验结果、提供查询平台等方式接受社会监督。 ?。ㄋ模┘哟笪シǚ缸镄形蚧髁Χ??! ?.开展联合执法与惩戒。根据当地消防产品质量安全现状,组织开展联合整治,合力追索流向源头,共同查处违法案件。对首次违法的单位以教育引导为主,对多次违法、情形恶劣的单位从严从重实施行政处罚。将生产、销售企业和认证检验机构消防产品有关失信信息推送至本地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存在严重失信行为的,依法依规将相关经营主体及人员列入市场监督管理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形成有力震慑。 8.提升刑事打击效能。按照“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要求,以深化实施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提升工程为抓手,持续加大对制售假冒伪劣消防产品犯罪的打击力度,切实形成强大震慑。全面提升情报发现和研判能力,聚焦重点产品、重点领域,加强线索摸排和深度研判,全面提升假冒伪劣消防产品犯罪的动态感知能力。按照“全环节、全要素、全链条”的工作要求,针对制售假冒伪劣消防产品犯罪跨区域、产业化特点,实施精准打击、深度打击、规模打击、联动打击,坚决摧毁犯罪网络、黑产链条,努力实现“办理一案、震慑一片、净化一域”?! 。ㄎ澹┙∪柿堪踩喙芑啤! ?.深化联合协作机制。深化提升会商研判、联合惩戒、信息通报、案件移送、专业支撑等协作机制,通过地方立法、联合印发规定文件等形式,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固化完善消防产品质量安全全链条联合监管长效机制。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交流和参观见习,提高基层一线执法人员综合业务能力水平,提升监督执法质效?! ?0.完善案件衔接机制。健全行刑衔接工作机制,落实案件双向移送要求,强化信息共享、执法对接、证据互认,全面提升打击治理质效。系统总结各地实战经验,推广联合挂牌督办、综合治理等有益做法,充分发挥部门优势,切实形成整治合力。主动加强与法检机关的沟通协作,完善疑难复杂案件会商机制,推动解决消防产品违法犯罪案件的认定标准、法律适用、行为定性等问题,为基层一线执法提供有力法律武器,确保案件顺利侦办?! ?1.健全工作保障机制。公安机关办理消防产品犯罪案件时,可商请同级市场监管、消防部门选派技术专家协助;需要进行质量检验的,由同级消防部门协助抽样送检,并承担检验等费用;因客观条件限制,或者涉案消防产品对保管条件、保管场所有特殊要求,在采取必要措施固定留取证据后,可以根据职责分工,委托市场监管或消防部门代为保管和后期处置。应急管理部所属消防研究所要主动设立产品检验绿色通道,优化检验项目,降低检验费用,提升检验效率?! 。┐葱孪啦分柿堪踩喙芊绞??! ?2.探索行业自律机制。通过行政指导、技术帮扶和集中培训等方式,增强消防产品有关企业和机构自律意识,规范经营行为。发挥协会等社会组织作用,建立完善行业自律规范、公约和职业道德准则。联合相关部门探索建立消防产品行业规范条件,强化行业政策管理,引导企业守法诚信、重视质量、积极创新,共同营造公平公正市场环境,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3.加强信息技术应用。强化消防产品流向信息系统与身份标识技术的应用,指导鼓励生产、销售、使用单位采用赋码核验的方式规范产品流向相关信息,避免流向信息失真。探索建立全链条信息共享平台和监管信息库,定期共享各部门消防产品流向、监督检查和执法数据。深化数据汇聚治理,分析产品流通状况,溯源上下游链条,辅助精准研判重点区域、重点产品和重点问题,及时阻断伪劣产品流通途径?! ?4.拓展社会监督渠道。指导消防产品生产、销售、使用单位主动作出质量安全承诺,自觉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完善消防产品质量安全领域举报投诉渠道,探索建立“吹哨人”制度,健全奖励措施,鼓励社会各界提供消防产品违法犯罪线索,形成群防群治的良好氛围?! ?5.开展灭火器维修企业治理。鼓励各地结合实际整治灭火器维修企业市场乱象,督促企业按照行业标准《灭火器维修》要求,建立质量管理制度,整改维修条件不达标、维修技术要求不到位、报废和回收处置不规范等重点问题,规范企业从业行为?! ?6.创新科普教育宣传。以常态化、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手段为支撑,充分借助全国质量月、消防宣传月活动,因地制宜开展多种形式的消防产品科普宣传,加大违法犯罪行为曝光力度,培养消费者质量安全意识、维权意识和识假辨假能力,形成强大宣传声势和舆论震慑?! ∷?、保障措施 国家消防救援局、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分别确定工作牵头司局级领导、处室领导和联络员,定期会商研判,指导各地开展整治工作,适时开展“四不两直”暗访检查,视情联合督办重大案件。各地有关部门主要领导同志要组织研究、部署整治工作,由消防部门牵头,公安机关、市场监管部门选派骨干力量组建专班,统筹协调、一体推进;要将此次整治纳入重点工作内容,强化跟踪问效,推动主要任务落实落地。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整治工作专班将阶段性总结于10月30日前报国家消防救援局,将整体工作总结于12月31日前报国家消防救援局?! ≌呶募篽ttps://www.119.gov.cn/site1/zfxxgk/fdzdgknr/tzgg/2025/50700.shtml
专栏2025-07-24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 信用修复制度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国办发〔2025〕2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关于进一步完善信用修复制度的实施方案》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裨喊旃 ?025年6月22日 ?。ù思⒉迹 」赜诮徊酵晟菩庞眯薷粗贫鹊氖凳┓桨浮 ∥徊酵晟仆骋还娣丁⑿蚕?、科学高效的信用修复制度,更好帮助信用主体高效便捷重塑信用,制定本实施方案?! ∫?、统一信用信息公示平台?!靶庞弥泄蓖炯泄靖骼喙残庞眯畔ⅰP幸抵鞴懿棵趴梢园凑胀骋槐曜脊颈静棵乓滴窳煊蛑诘墓残庞眯畔?,原则上不再公示本部门业务领域之外的信息。 二、完善失信信息分类标准。失信信息分为“轻微、一般、严重”三类。轻微失信信息可以不予公示或法定责任义务履行完毕即可申请修复,确有必要公示的,公示期最长为3个月;一般失信信息公示期最短为3个月,最长为1年;严重失信信息公示期最短为1年,最长为3年。各领域具体分类标准由行业主管部门制定并在“信用中国”网站统一发布。法律、行政法规对失信信息公示期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三、明确信用修复申请渠道。最短公示期满后方可申请信用修复?!靶庞弥泄蓖窘邮馨ㄐ姓Ψ!⒀现厥胖魈迕ァ⒁斐C嫉仍谀诘母骼嘈枰庞弥魈逯鞫岢龅男庞眯薷瓷昵?。市场监管领域信用修复依托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按照国家统一规则办理。各地要在政务服务大厅设置信用修复线下服务窗口,帮助信用主体填报申请材料?! ∷摹⒓蚧庞眯薷瓷昵氩牧稀I昵氩牧习ǚǘㄔ鹑我逦衤男型瓯系闹っ鞑牧虾托庞贸信凳?。鼓励行业主管部门通过本部门信息系统直接获取证明材料。鼓励推广“两书同达”模式,即向信用主体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或列入严重失信主体名单决定书时,同步送达信用修复告知书,确保信用主体第一时间知晓信用修复有关政策?! ∥?、压实信用修复办理责任。“信用中国”网站收到信用修复申请后,按照“谁认定、谁修复”原则,及时推送给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办理修复。对已经建立信用修复制度和信息系统的部门和单位,有关系统要与“信用中国”网站深度联通;对尚未建立相应制度和系统的部门和单位,“信用中国”网站为其开设账号,由其通过“信用中国”网站办理修复。 六、明确信用修复办理期限。“信用中国”网站一般应当自收到信用修复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反馈信用修复结果。行业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信用中国”网站推送的信用修复申请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予以受理;决定不予受理的,应当通过“信用中国”网站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行业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信用修复申请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将信用修复结果提供给“信用中国”网站。因案情复杂或需进行核查,不能在规定期限内作出办理修复决定的,可以延长10个工作日。 七、同步更新信用修复结果。信用修复后,行业主管部门及时在本部门网站停止公示相关失信信息,同步向“信用中国”网站提供信用修复结果;“信用中国”网站同步停止公示相关失信信息,并将信用修复结果反馈申请人;有关部门更新信用评价结果,依法依规解除相应失信惩戒措施。“信用中国”网站统一汇总、每日更新、及时共享各类信用修复结果,并为信用主体提供信用修复决定书下载服务?! “?、健全异议申诉处理机制。信用主体对信用信息公示内容、公示期限、信用修复结果等存在异议的,可以通过“信用中国”网站或直接向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提起异议申诉?!靶庞弥泄蓖臼盏揭煲樯晁吆?,及时推送给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要完善异议申诉处理机制,及时处理异议申诉,并将申诉处理结果提供给“信用中国”网站。 九、协同推动破产重整、破产和解企业高效修复信用。重整计划或和解协议执行期间,企业持人民法院出具的批准重整计划或认可和解协议的裁定书提出信用修复申请,行业主管部门可以通过暂时屏蔽相关失信信息、添加声明、更新信用评价结果等多种方式积极帮助企业暂时恢复信用,并将相关信息提供给“信用中国”网站,暂时解除相应失信惩戒措施,推动重整计划或和解协议顺利执行。重整计划或和解协议执行完毕后,行业主管部门应当重新评定企业信用状况,及时更新信用信息,并向“信用中国”网站共享更新后的信用信息,保障企业正常经营和后续发展。在“信用中国”网站设立破产重整、破产和解企业信用修复专区,为企业提供信用修复服务。 十、规范征信机构使用信用信息行为。征信机构产品和服务涉及已修复、不再公示的失信信息的,应当与“信用中国”网站保持一致?!靶庞弥泄蓖居胝餍呕菇⑿庞眯薷唇峁蚕砘?,实现信用修复结果在征信机构同步更新。通过“信用中国”网站向社会通报更新不及时的征信机构。中国人民银行要加强对征信机构的监管,督促征信机构强化征信业务全流程数据质量管控,提升数据准确性、及时性,严厉打击有偿删除、公示虚假信息等违法违规行为?! 「饔泄夭棵乓龊眯庞眯薷聪喙刂贫裙娑⒏姆鲜凸ぷ?,按照“信用中国”网站数据标准建设完善本部门信息系统,定期核实信用修复结果准确性。国家发展改革委要会同有关方面加强对信用修复工作的统筹协调,按照“高效办成一件事”要求,在受理办理、更新反馈、异议处理等工作中强化协同,加大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力度,明确信息共享范围、方式、频次,定期开展信用修复工作成效评估,重大事项及时按程序请示报告。 政策文件:https://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506/content_7029483.htm
专栏2025-07-10 -
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完善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疗保障局,医药集中采购机构: 为持续完善以市场为主导的医药价格形成机制,深入构建医药招采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医药企业按照公平、合理和诚实信用、质价相符的原则制定价格,国家医疗保障局指导各省建立并实施了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制度施行以来,对于营造公平规范、风清气正的医药采购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为进一步提高制度效能,优化做好信用评价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拓展案源信息,提高评价效能 在原有法院判决案例和相关执法部门行政处罚认定的案件事实基础上,增加审计报告或审计部门移送问题线索的查办结果作为依据,重点就商业贿赂、违规竞标等行为造成的医药价格虚高开展评价处置。强化与法院、税务、市场监管、审计等部门的贯通协作,建立稳定的信息交换机制,及时获取相关案源信息,提升评价工作的时效性。 二、坚持从严标准,筑牢合规底线 简化失信等级,将失信评价中“一般”“中等”“严重”和“特别严重”四档,简化为“失信”“严重失信”“特别严重失信”三档。收紧评价标准,对于商业贿赂导致的“特别严重失信”由原先的200万元以上调整为100万元以上,“严重失信”由原先的50万—200万调整为50万—100万。对于涉税违法导致的“特别严重失信”由原先的1000万元以上调整为250万元以上,“严重失信”由原先的100万—1000万调整为50万—250万,“失信”由原先的10万—100万调整为5万—50万。对失信行为涉及向医疗保障部门(含医药集中采购机构)工作人员行贿及给予其他不正当利益,或在国家组织集中带量采购中围标串标的,按最高失信等级顶格评定。 三、提高失信成本,强化处置力度 采取梯次式处置措施,按失信等级不同,对配送企业分别暂停其在评价省份的配送资格1年、3年、5年。在全国范围内累计“失信”3次以上的直接升级为“严重失信”。对“特别严重失信”生产企业,中止其全部产品在评价省份的挂网、投标资格,同时中止其涉案产品在所有省份的挂网、投标资格。涉案产品申请调整信用评价或重新申报挂网时,需按不低于20%比例剔除价格虚高空间,对不能退回不合理收益的,在原有降幅比例上进一步追加10%。对于同厂家同通用名同剂型产品,在涉案产品确定合理价格空间后,需同步按差比价规则进行调整?! ∷摹⒄蚣だ迹贫笠抵鞫勒 ∈〖都胁晒夯挂计笠翟谠て兰鄹嬷敝鞫勒盼ピ夹形笆辈扇〗导厶蕹楦呖占涞扔行Т胧?,不再以慈善公益捐赠作为纠正方式。加强失信责任穿透,评价处置应穿透至上市许可持有人。坚持宽严相济、寓防于评,对于有效指证生产企业及涉案产品的配送企业和及时纠正失信行为的生产企业,在信用评价后视情节减免处置措施。及时提醒企业主动约束自身行为,规避失信风险。 五、严格规范操作,提升工作质量 省级集中采购机构应依据有关行政部门或司法机关认定的事实,比照操作规范和裁量基准严格开展评价处置并标识评价结果,警示采购风险。定期将失信产品采购金额靠前的公立医疗机构名单函告省级医疗保障行政部门,省级医疗保障行政部门应在后续监管中予以重点关注。省级医疗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对抗拒监管、违规竞标、违反承诺等失信事实进行认定。认定过程中,应充分收集证据并告知当事企业,保障医药企业合法权益,确保过程客观公正、科学规范,并及时将认定结果函告省级集采机构。省级集中采购机构应在接到案源信息6个月内完成评价处置,评价结果自完成评价的下季度首日正式生效?! 「鞯卦诒ㄋ?025年第三季度评价结果时,按照本通知执行。 附件: 1.?医药价格和招采失信事项目录清单(2025版) 2.?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的操作规范(2025版) 3.?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的裁量基准(2025版)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2025年5月20日 政策文件:http://www.nhsa.gov.cn/art/2025/6/5/art_104_16740.html 政策解读:http://www.nhsa.gov.cn/art/2025/6/5/art_105_16739.html
专栏2025-06-27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的意见(2025年5月14日) 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推进碳排放权、用水权、排污权等市场化交易,是提升资源环境要素利用效率的关键举措。为深化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有效市场、有为政府,坚持问题导向、分类施策,坚持目标导向、协同推进,坚持循序渐进、防范风险,建立健全资源环境要素配额分配、市场交易、监督管理等制度,完善资源环境要素交易市场,健全权责清晰、运行顺畅、协同高效的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促进资源环境要素支持发展新质生产力,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饕勘晔牵旱?027年,碳排放权、用水权交易制度基本完善,排污权交易制度建立健全,节能市场化机制更加健全,资源环境要素交易市场更加活跃、价格形成机制更加健全,推动资源环境要素畅通流动、高效配置,充分释放市场潜力,对实现相关资源环境目标的支撑作用有效增强?! 《?、完善资源环境要素配额分配制度 ?。ㄒ唬┣炕试椿肪衬勘晗谓?。加强碳排放权交易与碳排放双控制度衔接,推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逐步由强度控制转向配额总量控制。严格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推动用水权交易、江河水量分配、水资源调度、取水许可管理、计划用水管理、取用水监管等制度衔接。加强排污权与排污许可等制度衔接,推动建立以排污许可证为确权凭证和监管载体的排污权交易制度?! 。ǘ┙∪涠罘峙浜统鋈弥贫?。统筹碳排放控制目标、行业发展阶段、历史排放情况等,优化碳排放配额分配方案,稳妥推行免费和有偿相结合的分配方式,有序提高有偿分配的比例。坚持以水而定、量水而行,突出节水导向,统筹生活、生产、生态用水需求,完善用水权初始分配制度,明晰区域水权、取水权、灌溉用水户水权。在水资源严重短缺和超载地区探索实行用水权有偿出让,新增工业用水原则上应当在用水权交易市场有偿取得。加强排污权核定量与许可排放量、排污权交易主体与排污单位分类管理名录等衔接,加快构建体现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导向、行业技术水平和污染物排放特征的排污权核定技术体系。推动实施大气、水等领域重点污染物初始排污权有偿分配?! ∪?、优化资源环境要素交易范围 ?。ㄈ┩晟铺际谐「哺欠段А=岷咸即锓逄贾泻凸ぷ餍枰?、行业降碳潜力和碳排放核算基础等,稳步扩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行业覆盖范围,扩展交易主体,丰富交易品种、交易方式。完善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逐步扩大支持领域。加强绿证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的衔接,避免交易主体从绿证交易与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中重复获益。立足国内市场自身建设,积极推动与相关国际机制衔接互认?! 。ㄋ模┙∪谀苁谐』?。坚持节约优先方针,完善贯穿能源生产和消费全链条的节能管理制度,发展节能咨询、诊断、设计、融资、改造、托管等综合服务模式,不断壮大节能服务产业。加强用能权交易与碳排放权交易衔接协调,结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情况,推动各相关地区用能权交易试点有序退出,避免重复履约增加企业负担。 ?。ㄎ澹┓岣挥盟ń灰字掷唷;剿骱凸娣锻平诨坪拥戎氐懔饔蚩缡〖缎姓蚩褂盟ń灰?。推动工业企业、灌区加强节水改造,支持结余水量参与用水权市场交易。鼓励社会资本通过参与节水灌溉等节水工程建设运营并转让节约水量的用水权获得合理收益。因地制宜推进再生水、集蓄雨水、海水淡化水、矿坑(井)水、微咸水等非常规水交易,健全相关制度。 ?。┏中罨盼廴ń灰?。以省级行政区域为单位因地制宜建立健全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扩展交易主体,丰富交易品种、交易方式。支持各地区根据污染防治工作需要,有序扩大排污权交易品种和区域范围。深化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排污权交易。探索在同一流域内跨省级行政区域开展排污权交易。 四、健全资源环境要素交易制度 ?。ㄆ撸┠扇牍沧试唇灰灼教ㄌ逑?。根据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进展,按照“成熟一个、纳入一个”原则,将碳排放权、用水权、排污权等交易有序纳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推动交易数据汇聚共享。加强试点经验总结,理顺地方市场与全国市场的关系,不再新建地方或区域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加强对地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指导和监督管理,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的用水权交易市场。 ?。ò耍┘忧拷灰坠嬖蚪ㄉ琛=∪试椿肪骋厝啡?、登记、抵押、流转等制度,按照规定清理与改革要求不符的政策,完善数据归集、产品交易、信息发布、监督管理等方面规则,健全业务流程、数据管理、风险防范等制度。 ?。ň牛┩晟拼⒈傅鹘谥贫?。建立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储备调节制度,通过预留初始配额、收回失效配额、回购结余配额、开发增量配额等方式,形成资源环境要素储备库。根据管理目标、发展需求、市场供需形势等,适时适量收储、出售、投放有关资源环境要素,加强市场调节和预期引导。 (十)健全价格形成机制。坚持市场化原则,分类健全资源环境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生态产品价值,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资源环境要素高效合理配置。依托资源环境要素交易市场,建立健全价格监测和信息发布等相关制度?! 。ㄊ唬┘哟笫谐〖喙芰Χ取G炕宰试椿肪骋亟灰谆?、交易主体、第三方服务机构等的监管,依法依规查处数据造假、违法违规交易、操纵市场等行为。强化用水权交易全过程监管,加强对用水权交易行为第三方影响和生态影响的监管。加快建设资源环境要素交易市场信用体系,依法依规披露信用信息、惩戒严重失信行为。加强交易系统信息网络安全建设,完善数据安全?;ぶ贫龋乐姑舾惺莺托畔⑼庑??! ∥?、加强资源环境要素交易基础能力建设 ?。ㄊ┩晟品ü姹曜?。研究完善有关法律制度,进一步明晰资源环境要素的交易原则。科学制定修订碳排放核算、用水定额、污染物排放等标准,加快更新重点行业和重要设备节能标准?! 。ㄊ┣炕嗖夂怂隳芰?。加强碳排放、用水、污染物排放监测核算能力建设,完善有关核算技术规范,提高交易数据真实性、准确性、有效性。深入推进重点行业碳排放监测试点,完善碳排放监测技术路线和实施路径。强化取用水监测计量,全面提升水资源监测预警和管理能力。加快建设排污监测体系。 ?。ㄊ模┙∪鹑谥С痔逑??;韧淄平鹑诨共斡胱试椿肪骋亟灰资谐〗ㄉ?,引导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开发与资源环境要素相关的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债券等金融产品和服务。推动金融机构规范开展绿色金融相关信息披露。推动碳排放权、用水权、排污权相关担保业务统一登记公示?! 。ㄊ澹┨嵘谐》袼健E嘤⒄沟谌椒窕梗峁┳试椿肪骋睾怂愫瞬?、估值、咨询、培训等综合性服务。资源环境要素交易市场相关交易平台可根据实际需要,依法依规与金融机构、第三方服务机构开展合作,提供权属确权、流转交易、价值评估等服务?! ×⒓忧孔橹凳 ≡诘持醒爰型骋涣斓枷?,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按职责抓好工作落实,结合实际完善改革举措,开展创新探索。国家发展改革委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工作进展评估,分析研究新形势新问题。重大事项及时按程序向党中央、国务院请示报告?! ≌呶募篽ttps://www.gov.cn/zhengce/202505/content_7025725.htm 政策解读:https://www.gov.cn/zhengce/202505/content_7025793.htm?
专栏2025-06-13 -
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全国公共信用信息基础目录(2025年版)》和《全国失信惩戒措施基础清单(2025年版)》的通知发改财金规〔2025〕297号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牵头单位,有关人民团体,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社会信用体系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失信约束制度 构建诚信建设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人民银行会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和其他有关部门、单位,编制了《全国公共信用信息基础目录(2025年版)》和《全国失信惩戒措施基础清单(2025年版)》,现予印发实施。本通知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有效期二年,上一版同时废止。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人民银行2025年3月14日附件:《全国公共信用信息基础目录(2025年版)》.pdf《全国失信惩戒措施基础清单(2025年版)》.pdf《全国公共信用信息基础目录(2025年版)》.ofd《全国失信惩戒措施基础清单(2025年版)》.ofd?
专栏2025-06-13